DSC07252.jpg

 

現在人創業,想的都是客人越多越好。
我抱著這種想法,問小瑩媽媽:既然有車,為什麼要在這個市場邊開業,而不是到捷運站的出口、學校附近或是辦公大樓等上班族多的地方?那裡不是比這街口更好嗎?

這街口:

DSC07249.jpg

是一個十字路口,有檳榔,有廟(?),

DSC07250.jpg

有全家,有柳丁車,有水果車,有菜車......

DSC07251.jpg

還有晚上沒在營業的市場,門都關了。

 

小瑩媽媽:我們也有試過,到車站附近,

(結果被警察趕)   

也到過淡水八里等地方,

(但人雖多,會停留的卻很少)

 

所以乾脆還是回來家附近的市場。

老實說,一開始我有點想不通,為什麼這麼快就放棄?既然有公益2.0的資源,除了拿到資金,又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媒體曝光,若能像許多成功者一樣,以一個感人故事轟動網路,吸引更多更多人前來光顧,不是很好嗎?也可以接觸不同的客源,找到最適合的經營點啊。

身為小瑩媽媽的紀錄者,也是宣傳者,當然希望她的豆花業績蒸蒸日上,客似雲來,成為台北有點名氣的豆花車。

狼與辛香料裡,羅倫斯也說過商人的黃金大道:有了資金就開店→遠地貿易→做高級商品買賣→設分行→開銀行→融資給政府高層→要求特權掌管地方經濟→政府御用商人→不管去到哪裡都會受到高級的待遇,終於坐上用金幣堆出來的寶座。

這是每個商人的夢想,但卻不一定是每個人都想走的路。

利用捐款和故事吸引消費者的店家,會被指為是販賣同情,就算造成話題之後,過一陣子還是會退燒。有故事的人是那麼多,還有一技之長,可以開店的人,實在不能長久得到關注的目光。早點靠自己的實力撐起羽翼,不求出名賺大錢,足以溫飽即可的心情,現在我覺得是正確的作法。

在我常常經過的路上,時常會停著一台賣菱角、花生和烤地瓜的小發財車,每當晚上嘴饞時,它是便利商店外最好的選擇(雖然充滿了澱粉的食物是減肥大敵)。若是想吃的時候他不在,我就會很失落;如果他在而我卻不想吃的話,就會祈禱他明天一定要再來。不知不覺地,已經變成我會希望他存在的一家店了。

小瑩媽媽也是一樣的,試想:偶爾幾個晚上,想吃點溫熱的、不膩口的宵夜,還有一攤豆花餐車在樓下巷子口,不論晴雨,你知道他在。這種在地的情感比起華麗的文字和大量的宣傳,更能吸引老主顧,生意才得以更長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ts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